述懷五首

萬古相尋一夢間,掉頭林下了無關。 情懷舊雨同今雨,蹤跡南山又北山。 簪紱已投誰束縛,芰荷初制更寬閒。 赤松丹井依然在,欲覓仙人問九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追尋。
  • 掉頭:轉過頭去,表示決意離開。
  • 林下:指幽僻之境,也指退隱之處。
  • 舊雨:老朋友(常指過去的交情)。
  • 簪紱(zān fú):古代官員的冠飾和禮服,借指官員。
  • 芰荷(jì hé):指菱葉與荷葉。
  • 寬閒:同「寬閒」,悠閒,閒適。
  • 赤松:傳說中的仙人。
  • 丹井:煉丹取水的井。
  • 九還:道教語,指煉丹之九轉(九次提煉)還丹。

翻譯

在漫長的時間裏追尋,人生好似一場夢,決然轉身到山林幽僻之處,從此與官場無關了。 懷念過去的朋友如同珍惜現在的朋友一樣,我的蹤跡在南山北山之間徘徊。 已經拋棄了官職,不再受誰的束縛,剛製成的菱葉荷葉衣裳,讓我更加悠閒自在。 赤松仙人的丹井依舊還在,想要尋覓仙人詢問那煉丹的九轉還丹之法。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厭倦和對退隱生活的嚮往。首聯中「萬古相尋一夢間,掉頭林下了無關」,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對世俗的超脫態度。頷聯「情懷舊雨同今雨,蹤跡南山又北山」,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足跡遍佈南山北山,顯示出其灑脫之態。頸聯「簪紱已投誰束縛,芰荷初制更寬閒」,表明詩人擺脫了官職的束縛,穿上用菱葉荷葉製成的衣裳,享受着閒適的生活。尾聯「赤松丹井依然在,欲覓仙人問九還」,則流露出詩人對神仙境界的嚮往,希望能探尋到長生不老的祕訣。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潔明快,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追求。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