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丹青閣

· 劉炳
橋南楊柳亂成行,出郭尋僧到上方。 城拱煙霞開錦繡,山圍松竹奏笙簧。 半簾晚翠環溪閣,一枕秋雲護石牀。 安得遠公同淨業,白蓮池上挹天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青閣:繪畫之閣,也泛指華麗的樓閣。這裏是具體的樓閣名稱。
  • 出郭:出城。郭,城外圍着城的牆。
  • 上方:此處指佛寺。
  • 笙簧(shēng huáng):指笙。簧,笙中的簧片。
  • 淨業:佛教語,指清淨的善業。
  • (yì):舀,把液體盛出來。

翻譯

橋南邊的楊柳雜亂地排列成行,出城尋找僧人來到這上方的寺院。 城牆擁抱着煙霞,如同展開了錦繡畫卷,山巒環繞着松竹,彷彿奏響了笙簧之樂。 半幅傍晚的翠色環繞着溪邊的樓閣,一枕秋雲守護着石牀。 怎樣才能與慧遠大師一同修持清淨善業,在白蓮池上汲取天上的芳香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丹青閣時所見到的美景以及內心的感受。首聯交代了出行的原因和目的地,即出城尋僧到丹青閣。頷聯通過「城拱煙霞開錦繡,山圍松竹奏笙簧」,形象地描繪了城市與山巒的美景,煙霞如錦繡般展開,松竹如笙簧般奏樂,富有詩意和美感。頸聯「半簾晚翠環溪閣,一枕秋雲護石牀」進一步描寫了閣中的景色,晚翠環繞溪閣,秋雲守護石牀,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幽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佛教淨業的嚮往,希望能像慧遠大師一樣修持,在白蓮池上汲取天香,體現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超脫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佛教境界的嚮往。

劉炳

元明間江西鄱陽人,字彥炳。元順帝至正中,從軍於浙。元末詣朱元璋,獻書言事。平江西,授中書典籤。洪武中屢升大都督府掌記,除東阿知縣。旋以病告歸,年六十九卒。工詩,有《春雨軒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