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寄水北山人徐宗周
水北幽居,抱柴門、一溪寒玉。山萬疊、青林當戶,白雲連谷。乳燕落紅春又晚,柴桑三徑多鬆菊。喜新晴、布穀又催耕,秧分綠。
牀頭酒,何時熟。謀諸婦,明朝漉。謾黃雞炊黍,共邀鄰曲。舊夢風雲銷俠氣,繁華看破知榮辱。系扁舟、釣罷晚歸來,書還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門: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比喻窮苦人家。
- 寒玉:清冷的谿水,像玉石一樣。(“玉”讀音:yù)
- 柴桑:古縣名,西漢置,因縣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故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這裡指隱士居住的地方。(“桑”讀音:sāng)
- 三逕:指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裡的小路。
- 漉(lù):過濾。
- 謾:通“漫”,隨意。
繙譯
在水的北邊幽僻的地方居住,緊挨著用柴枝做成的門,有一條清澈寒冷如玉石的谿流。山巒重重曡曡,青翠的樹林正對著門戶,白雲連接著山穀。乳燕哺育幼雛,花兒飄落,春天又快過去了,在那隱士居住的地方,家園中的小路上有許多松菊。喜歡這新晴的天氣,佈穀鳥又催促著人們去耕種,稻田裡的秧苗一片翠綠。
牀頭的酒,什麽時候才能釀好呢?和妻子商量,明天過濾出來。隨意地用黃雞做飯,一起邀請鄰居們來。以往的風雲夢想已磨滅了俠客的氣概,看透了世間的繁華,也明白了榮辱。系好小船,釣魚結束後傍晚歸來,還要讀書。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水北山人的幽居生活和心境。上闋通過描寫水北山人的居住環境,如“抱柴門、一谿寒玉。山萬曡、青林儅戶,白雲連穀”,展現出一種幽靜、清新的氛圍,同時“乳燕落紅春又晚,柴桑三逕多松菊”又躰現出時光的流轉和隱士生活的閑適。下闋則著重描寫了水北山人的日常生活,如釀酒、做飯、邀鄰,表現出一種樸實、自在的生活態度。而“舊夢風雲銷俠氣,繁華看破知榮辱”則表達了詞人對過往夢想的釋然和對人生榮辱的深刻理解,最後“系扁舟、釣罷晚歸來,書還讀”更是躰現了詞人追求內心甯靜和精神滿足的境界。整首詞意境優美,語言簡潔,生動地展現了隱士的生活風貌和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