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元日贛州作

城東晴旭入新年,水秀山明壯古虔。 闕下遠來初作鎮,樓頭高坐獨籌邊。 光陰太向詩書欠,塵俗還兼簿領纏。 漫把椒觴酬令節,春風從此動江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丙戌:中國傳統干支紀年中的一個年份。
  • 元日:正月初一。
  • 晴旭:陽光明媚。
  • 古虔(qián):贛州的古稱。
  • 闕下:指京城。
  • 作鎮:鎮守一方。
  • 籌邊:籌劃邊境的事務。
  • 椒觴(shāng):盛有椒漿酒的杯子,古代農曆元旦向家長獻椒酒,表示祝壽。
  • 令節:佳節。

翻譯

在城東陽光明媚的日子裏迎來了新的一年,山水秀麗,贛州這個古老的地方顯得雄偉壯觀。我從京城遠道而來初次鎮守此地,在高樓上獨自籌劃邊境事務。時光大多被詩書所虧欠,世俗之事還兼有官府文書的纏身。隨意地舉起盛着椒漿酒的杯子來慶賀這個佳節,從此春風吹動着江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新年初一於贛州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寫城東的晴旭和水秀山明的景象,展現了新年的生機和贛州的壯美。頷聯敘述詩人從京城來到此地鎮守,並在樓頭高坐籌邊,體現了他的職責和使命感。頸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被詩書和俗務所佔據的感慨。尾聯則以飲酒賀節作結,同時春風動江天的描寫也給人以希望和活力之感。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也有對個人情感和職責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對新的一年的期待。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