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州呈侍御穆老師二首

一夜扁舟溯鬱潯,霜威寒色最蕭森。 南中久識埋輪使,臺上空懷相馬心。 縱有聲名慚劇孟,敢言經術比陳欽。 含毫欲擬班生頌,共勒銅標作楚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 (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鬱潯:鬱水和潯水,這裏代指潯州。
  • 蕭森:形容景色淒涼。
  • 南中:泛指南方地區。
  • 埋輪使:後指剛正不阿的官吏。
  • 劇孟:漢代著名的俠士,這裏指有名望的人。
  • 經術:指儒家經典的學術。
  • 陳欽:漢代經學家,這裏用來比喻有學問的人。
  • 含毫:含筆於口中,指構思爲文或作畫。
  • 班生頌:指班固的《兩都賦》,此用以表示對地方的讚美。
  • 銅標:銅製的標記,常被用於紀念或標識。
  • 楚吟:指楚地的歌吟,這裏指對潯州的吟詠。

翻譯

我乘着一夜的小船逆着鬱潯水前行,霜的寒威與景色的淒涼最爲明顯。在南方早就知曉有剛正不阿的官吏,在臺上我空懷着識別人才的心意。縱然我有名聲也慚愧比不上劇孟那樣的人,怎敢說自己的經學造詣能與陳欽相比。我含着筆想要擬寫像班固《兩都賦》那樣的頌文,共同在銅標上銘刻下來作爲對潯州的吟詠。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呈給侍御穆老師的兩首詩中的一首,詩中描繪了作者夜航潯州的情景,以及他對自己的評價和對地方的讚美之情。首聯通過描寫夜航的經歷和寒冷蕭森的景色,營造出一種清冷的氛圍。頷聯表達了對剛正官吏的敬仰和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頸聯作者自謙,認爲自己名聲和學問都不如他人。尾聯則表示想要創作讚美潯州的文章,體現了作者對潯州的熱愛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恰當,表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歐必元

歐必元,字子建。順德人。大任從孫,主遇從兄。十五歲爲諸生,試輒第一。明思宗崇禎間貢生,年已六十。以時事多艱,慨然詣粵省巡撫,上書條陳急務,善之而不能用。當時縉紳稱之爲嶺南端士。嘗與修府縣誌乘,頗饜士論。晚年遨遊山水,興至,落筆千言立就。必元能詩文,與陳子壯、黎遂球等復修南園舊社,稱南園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羅浮草》、《溪上草》、《琭玉齋稿》等。清郭汝誠咸豐《順德縣誌》卷二四有傳。歐必元詩,以華南師範大學藏清刊本《歐子建集》爲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