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轡(pèi):駕馭牲口的嚼子和繮繩。
- 井邑:城鎮,鄉村。
- 謾(màn):徒然,空自。
翻譯
我聽聞你攬着繮繩走過西山,那裏的風光景物蕭索,城鎮鄉村之間也顯得冷清。邊地的太陽映照着幾座山峯,顯出明暗相間的紫翠之色,海邊經霜的樹木,樹葉散落,色彩斑斕。我獨自居住,徒然感慨這長時間的分別,想到你遠行跋涉,應會知道要隔年才能回來。無奈天氣寒冷,烏鵲鳴叫,我爲你在這漫長的夜晚,長久地倚靠在鬆關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秦僉事在保定道中的所見所感,以及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承聞」一詞,引出友人的行程和所經之地的景象,給人以荒涼之感。頷聯則具體描繪了邊地的山峯和海邊的樹木,色彩鮮明,景色壯美。頸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分別之久的感慨以及對其歸來的期待。尾聯以「無奈天寒烏鵲噪」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爲君長夕倚鬆關」則表現出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牽掛。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離別的無奈和對重逢的期待。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感俗 》 —— [ 明 ] 劉崧
- 《 往時楊清溪爲鄉先達菊存陳公作種菊圖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餘年其五世孫繼先乃得之於其仲父有實家蓋其家故物也出 》 —— [ 明 ] 劉崧
- 《 早春燕城懷古 》 —— [ 明 ] 劉崧
- 《 題幽居讀書圖爲蕭翀賦 》 —— [ 明 ] 劉崧
- 《 題羅巖雲樹圖贈丘弘道歸雩都 》 —— [ 明 ] 劉崧
- 《 承譚府史若驥春日贛州之作因賦絕句八首奉答 》 —— [ 明 ] 劉崧
- 《 次王子啓夜坐懷曠伯逵 》 —— [ 明 ] 劉崧
- 《 書事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