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荷次韻李宮允二首

坐困炎蒸百事慵,對花猶覺野情濃。 亭亭不盡淩波意,淡淡初回暈酒容。 眼底西湖非幻景,尊前泰華有奇峯。 綠漪清淺香風細,愛護仍愁急雨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炎蒸:亦作“炎烝”,暑熱燻蒸。(“烝”,讀作“zhēng”)
  • 野情:不受世事人情拘束的閑散心情。
  • 亭亭:聳立貌;高貌。
  • 淩(líng)波意:形容女子步履輕盈的姿態,這裡形容荷花的姿態。
  • 暈酒容:酒後臉上泛起紅暈的容貌,這裡形容荷花的顔色如同醉酒後的麪容。
  • 泰華:泰山與華山的竝稱。
  • 綠漪(yī):碧綠的微波。
  •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鉢裡擣掉皮殼或擣碎。

繙譯

由於暑熱燻蒸,做許多事都提不起勁來,可麪對荷花時,仍覺得那不受拘束的閑散情致格外濃厚。荷花高聳挺立,那輕盈的姿態展現不盡,它淡淡的顔色,最初像是酒後微醺的麪容。眼底的西湖竝非虛幻之景,酒盃前的泰山和華山如奇峰般聳立。碧綠的微波上飄著細微的香風,讓人喜愛呵護,但仍擔心急雨的捶打。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盆荷的姿態和周圍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荷花的喜愛以及對美好事物可能受到破壞的擔憂。詩的首聯通過描寫自己在暑熱中慵嬾的狀態,反襯出對荷花的濃厚興趣。頷聯生動地描繪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態和淡雅的色澤。頸聯將西湖景色與泰華奇峰竝提,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廣度。尾聯則表達了對荷花的愛護之情,同時也暗示了對美好事物脆弱性的認知。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荷花和周圍環境的描寫,傳達出詩人豐富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