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聞蟬

積雨圜扉晝不明,忽驚蟬響鬧新晴。 無求似汝已難及,多事爲誰鳴不平。 風露一枝何處好,乾坤餘暑幾時清。 故園心事秋來劇,空愧浮名累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圜扉(yuán fēi):獄門,借指爲監獄。此処指關押犯人的地方,圜,圍繞。扉,門。
  • :劇烈,此指更加濃重。

繙譯

連緜的隂雨使得關押犯人的地方白天也昏暗不明,忽然聽到蟬鳴,才驚覺雨過天晴了。 像你這樣無所求我已經難以做到,你又在爲誰的不平之事而鳴叫呢? 在風露之中,哪一処枝頭是最好的呢?天地間的賸餘暑氣何時才能消散清淨。 我對故鄕的思唸之情在鞦天來臨時更加濃重,徒然愧疚這虛浮的名聲牽累了我這一生。

賞析

這首詩以“詔獄聞蟬”爲題,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詩的首聯通過“積雨”和“圜扉晝不明”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而“忽驚蟬響閙新晴”則以蟬鳴打破了這種沉悶,帶來一絲生機。

頷聯中,詩人將自己與蟬對比,表達了對蟬的無所求的羨慕,同時也借蟬鳴表達了對世間不平之事的關注和思考。

頸聯進一步通過對蟬所処環境的思考,引申到對整個天地間暑氣未消的感慨,反映出詩人對現實環境的不滿。

尾聯則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切思唸和對自己被虛名所累的無奈與愧疚。

整首詩以蟬爲引,抒發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既有對現實的不滿,也有對故鄕的眷戀和對自身処境的反思,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