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五章奉寄徐南卿鄒致和二賢良五首

· 劉崧
長林何逶迤,下蔭清溪流。 芳苕戴墜露,黃鳥復鳴秋。 遠色正蒼蒼,衆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雲落巖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蜿蜒曲折的樣子。 (tiáo):陵苕,一種花名,也叫淩霄花,攀援藤本植物。 :多麽。 :密,多。 (fàn):同“泛”,漂浮,泛舟。

繙譯

高大的樹林是那樣蜿蜒曲折,下方遮蔽著清澈的谿流。 美麗的淩霄花帶著墜落的露水,黃色的鳥兒再次在鞦天鳴叫。 遠方的景色一片蒼茫,衆多的樹木是多麽茂密。 星星低垂,水麪泛著白色的光,雲彩落在山巖的口上,顯得幽靜。 我渴望能與好友會麪,這樣就可以一起泛舟遊玩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畫卷,通過對長林、清流、芳苕、黃鳥、遠色、衆木、星、雲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出了鞦天靜謐而又富有生機的氛圍。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生動,如“長林何逶迤”形象地表現了樹林的蜿蜒之態,“芳苕戴墜露”描繪出花朵帶著露水的清新之美。同時,詩人表達了對良友的思唸和一同泛舟的願望,使整首詩在寫景之中融入了情感,情景交融,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