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雙溪訪敬則不遇

· 劉崧
溪亭嘗共賞芙蓉,十載重尋恨不逢。 落日斷橋餘野水,高原古路帶寒鬆。 麥芒舊畫遊絲細,柿葉新題墜露濃。 喜有諸郎能好客,囊萸尊酒更從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雙溪:地名。

敬則:人名,作者的友人。

芙蓉:荷花的別名。

重(chóng):再,又。

麥芒:麥穗之芒。

萸(yú):茱萸,一種植物,古人在重陽節有插茱萸的習俗,這裏指的是用茱萸泡的酒。

翻譯

曾經在溪亭一同觀賞荷花,十年後再次尋找卻遺憾未能相逢。

落日下斷橋邊只有流淌的野水,高原上古老的道路旁生長着耐寒的松樹。

舊畫中麥芒如遊絲般纖細,新題的柿葉上濃重的露水將要墜落。

高興的是友人家的諸位兒郎能夠熱情好客,帶着茱萸酒(備好酒菜)讓人更加自在從容。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拜訪友人敬則不遇後所作。詩的首聯通過回憶過去共同賞芙蓉的美好時光,與如今重尋不遇的遺憾形成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此次未能相見的失落。頷聯描繪了落日、斷橋、野水、高原、古路和寒鬆等景象,營造出一種荒涼、冷清的氛圍,也從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情。頸聯則通過對麥芒舊畫和柿葉新題的描寫,展現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尾聯中作者提到友人家的兒郎好客,準備了茱萸酒,這讓作者的心情稍有慰藉,也表現出作者對友人及其家人的好感。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練,情感真摯。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