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聞
客談所聞者,我亦聞所聞。
翕忽片言間,源委焉得分。
當時初聞時,心緒相紛紜。
洶如春江濤,汎若秋空雲。
肝膽不自持,反覆貽戚欣。
豈知無聞者,兀兀窮朝曛。
起揖謝上客,慎勿雲所云。
我心久冥漠,無以置斧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翕忽(xī hū):疾速的樣子。
- 源委:事情的本末。
- 紛紜:多而雜亂。
- 洶:水勢翻騰洶涌,這裏形容情緒強烈。
- 汎(fàn):同「泛」,漂浮。
- 兀兀:用心勞苦的樣子。
- 曛(xūn):落日的餘光,這裏指黃昏。
- 冥漠:空無所有,這裏指心境空虛。
翻譯
客人談論他所聽聞的事情,我也聽到了他所說的。在極短的言語之間,事情的本末怎麼能夠分得清楚呢。當剛聽到這些的時候,內心思緒雜亂紛繁。情緒強烈如春天江水的波濤,又飄忽像秋天天空的雲彩。自己的肝膽都不能控制,反反覆覆地帶來憂愁和喜悅。哪裏知道那些沒有聽聞這些事情的人,用心勞苦地從早到晚度過。我起身向貴客行禮致謝,懇請他不要再說了。我的內心長久以來空虛無物,沒有辦法去承受這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聽聞他人言論後的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紛擾的複雜情感。詩中以「客談所聞」引發詩人的種種思緒,如春江濤般洶涌、秋空雲般飄忽的情緒,形象地展現了內心的不平靜。而後通過與「無聞者」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這種聽聞所帶來的困擾。最後,詩人表示自己的內心早已空虛,無法再承受更多的紛擾,希望能擺脫這些。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有懷王太守子啓時爲崇慶府往時子啓自廣西赴京與予相見未幾予赴官北平嘗約敘別以病阻未至 》 —— [ 明 ] 劉崧
- 《 夏日過玄暉舊隱賦二首以寄之 》 —— [ 明 ] 劉崧
- 《 陪陶尚書宋太史夜宿齋宮分韻得萬字 》 —— [ 明 ] 劉崧
- 《 宣溪餞李提舉一初席中和王子讓韻 》 —— [ 明 ] 劉崧
- 《 題前崇文直長趙居敬令子所藏翰林諸老詩卷後 》 —— [ 明 ] 劉崧
- 《 病起理髮 》 —— [ 明 ] 劉崧
- 《 癸丑除夕口號柬古英上人 》 —— [ 明 ] 劉崧
- 《 子彥弟相尋至山左復同至潭上觀巖溜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