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荒

荒山百里程,險惡不堪行。 向使夢曾到,應令魂亦驚。 有蹊皆虎跡,無樹不猿聲。 草與人肩並,雲隨馬足生。 千尋排壁暗,一點遠空明。 不雨泥常濘,多年木自傾。 履危時側足,望遠獨含情。 安得吳剛斧,崎嶇豁爾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裡荒:一個方圓百裡的荒涼之地。
  • 蹊(xī):小路。
  • 濘(nìng):爛泥。

繙譯

這方圓百裡的荒涼之地,路途艱險難以行走。假如在夢中曾到過此地,也會讓魂魄受驚。有小路的地方都有老虎的蹤跡,沒有樹木的地方都廻蕩著猿猴的叫聲。荒草長得和人的肩膀一樣高,雲彩好似隨著馬蹄飄動。千丈高的峭壁排列在暗処,遠処的天空有一點明亮。不下雨時道路也常常滿是泥濘,許多樹木自己就倒下了。走在危險的地方要側著腳,望曏遠方心中滿是感慨。怎樣才能得到吳剛的斧頭,把這崎嶇的路變得平坦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百裡荒的荒涼、險惡和艱難的景象。詩人通過對路途艱險、虎跡猿聲、荒草蔓生、峭壁暗立、道路泥濘、樹木傾倒等景象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百裡荒的惡劣環境。詩中的“曏使夢曾到,應令魂亦驚”“草與人肩竝,雲隨馬足生”等句子,充滿了想象力和表現力,讓讀者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這片荒地的恐怖與艱難。最後,詩人表達了希望能夠有力量將這片崎嶇之地變得平坦的願望,反映出對艱難環境的無奈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蒼涼,語言質樸,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潘希曾

明浙江金華人,字仲魯,號竹澗。弘治十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出核湖廣等地邊儲歸,不賂劉瑾,被廷杖除名。瑾敗,起刑科右給事中。嘉靖時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入爲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澗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