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林處士:指隱居在山林中的士人。
- 山籬:山間的籬笆。
- 短短:形容籬笆短小。
- 徑斜斜:小路彎曲不直。
- 歲饉:指年成不好,饑荒。
- 僧供:僧人提供的。
- 菜把:一把蔬菜。
- 天寒:天氣寒冷。
- 武陵流水:指武陵源的溪流,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秦世:秦朝時期,這裏指古代。
- 姑孰:地名,今安徽當塗縣。
- 謝家:指南朝宋時期的謝靈運家族,以文學著稱。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晴沙:晴朗天氣下的沙灘。
翻譯
山間的籬笆短小,小路彎曲不直,三間屋子被竹子半遮半掩。年成不好,沒有僧人提供蔬菜,天氣寒冷,卻有鶴守護着梅花。武陵源的溪流已非秦朝時期,姑孰的青山也落入了謝家的手中。我們約定在春日晴朗時,草芽初動之際,拄着藜杖,帶着酒,踏着晴朗的沙灘去遊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寧靜畫面,通過山籬、小徑、竹屋等自然元素,展現了隱士生活的簡樸與寧靜。詩中「歲饉無僧供菜把,天寒有鶴守梅花」一句,既表達了隱士生活的艱辛,又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清高。後兩句通過對武陵流水和姑孰青山的描繪,抒發了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最後,詩人以春日踏青的約定作結,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