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李道會顏則求着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 鄭真
夜涼風月愛雙清,巖谷虛傳玉佩聲。 上帝尊居深虎豹,青雲高擁九重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山:指仙山,常用來比喻高潔、超脫塵世的地方。
  • 李道會: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道。
  • 顏則: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道。
  • 福慶觀:道觀名,供奉道教神祇的場所。
  • 黃谷: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曾經遊歷或居住的地方。
  • 二十六詠:指二十六首詩,可能是詩人或他人所作的詩集。
  • 巖谷:山岩和山谷,這裏指自然景觀。
  • 玉佩聲:玉佩碰撞發出的聲音,常用來形容清脆悅耳的聲音。
  • 上帝尊居:指天帝或道教中的至高神居住的地方。
  • 虎豹:這裏指天帝居所的守護神獸。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或高遠的志向。
  • 九重城:指天宮,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翻譯

在清涼的夜晚,風月交相輝映,我喜愛這份雙重的清新。山岩和山谷中,彷彿迴盪着玉佩的清脆聲響,虛幻地傳達着仙境的氣息。天帝的尊貴居所,深藏着虎豹這樣的神獸守護,而青雲則高高擁抱着九重天城,象徵着至高的地位和境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涼寧靜的夜晚,通過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嚮往仙境的情感。詩中「玉佩聲」和「上帝尊居」等意象,巧妙地融合了現實與幻想,展現了詩人對高潔境界的追求。整體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神靈的敬畏之情。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