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詩爲泰和周銓部
哲後崇化理,百行孝爲先。
簡揚與徵闢,一一垂青編。
班書紀蔡順,怙恃早相捐。
寢苫值鄰火,泣血號蒼天。
精誠遂感格,火滅親乃全。
泰和有周生,千載事同然。
雪焰喪厥明,毒痛尤堪憐。
嗟哉此純孝,不愧參與騫。
卓行衆所欽,義問鹹昭宣。
允宜表裏閈,俎豆配先賢。
善積自流慶,簪笏今蟬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哲後:賢明的君主。
- 崇化理:推崇教化,治理國家。
- 百行孝爲先:在各種德行中,孝順是最重要的。
- 簡揚與徵闢:選拔和徵召人才。
- 青編: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裏指史書。
- 班書紀蔡順:班固在《漢書》中記載的蔡順的故事。
- 怙恃:父母的代稱。
- 寢苫:睡在草蓆上,古代孝子守喪時的行爲。
- 泣血號蒼天:形容極度悲痛,哭泣到血淚俱下,向天呼號。
- 感格:感動上天。
- 泰和:地名,今江西省泰和縣。
- 周生:指泰和的周姓人士。
- 雪焰喪厥明:形容因極度悲痛而失明。
- 毒痛:極度的痛苦。
- 純孝:極其孝順。
- 參與騫:參與,古代賢人;騫,古代賢人。這裏指周生的孝行與古代賢人相當。
- 卓行:卓越的行爲。
- 義問:正義的名聲。
- 昭宣:顯揚。
- 允宜:確實應該。
- 表裏閈:內外一致,指行爲和名聲相符。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這裏指祭祀。
- 配先賢:與先賢相匹配。
- 善積自流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 簪笏:古代官員的帽子和手板,這裏指官職。
- 蟬聯:連續不斷。
翻譯
賢明的君主推崇教化,治理國家,認爲在所有德行中,孝順是最重要的。他們選拔和徵召人才,這些事蹟都被記載在史書中。班固在《漢書》中記載了蔡順的故事,他早年失去了父母。在守喪期間,他睡在草蓆上,當鄰居發生火災時,他哭泣到血淚俱下,向天呼號。他的精誠感動了上天,火勢熄滅,他的親人得以保全。泰和縣有一個周姓人士,他的事蹟與蔡順如出一轍。他因極度悲痛而失明,這種痛苦尤其令人同情。他的孝順行爲非常純粹,不愧與古代賢人蔘與和騫相提並論。他的卓越行爲受到衆人的欽佩,正義的名聲顯揚。確實應該內外一致,他的行爲和名聲相符,應該與先賢相匹配,受到祭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官職連續不斷。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泰和周姓人士的孝順行爲,將其與古代賢人蔡順相提並論,強調了孝順在德行中的重要地位。詩中通過對比蔡順和周生的故事,展現了周生的孝行之深,以及其對社會的積極影響。詩歌語言莊重,情感深沉,表達了對孝順美德的高度讚揚和對周生行爲的崇敬。通過這樣的敘述和讚美,詩人傳達了對傳統美德的推崇,以及對社會正義和道德價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