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君養疾

肅肅秋氣清,團團珠露溥。 河漢西南斜,寒蟲鳴下土。 臥疾時暇豫,俛仰懷今古。 魚腹葬三閭,牛口困五羖。 荷筱未爲勞,執戟良獨苦。 不材遠斧斤,善鳴資鼎釜。 柔弱以全生,斯理竟誰睹。 至人遠垢氛,靈明溢丹府。 何必參與苓,隨時事參補。 牀頭有素琴,居閒時一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肅肅:形容風聲或氣氛的嚴肅。
  • 團團:形容露珠圓潤。
  • 珠露:露珠。
  • (pǔ):普遍,遍佈。
  • 河漢:銀河。
  • :傾斜,這裏指銀河的位置偏斜。
  • 寒蟲:秋天的蟲子。
  • 下土:地面。
  • 暇豫:閒適,悠閒。
  • 俛仰:低頭和擡頭,比喻時間的短暫。
  • 三閭:指屈原,因其曾任三閭大夫。
  • 五羖:指百里奚,因其曾被賣爲五張羊皮的奴隸。
  • 荷筱:荷,扛;筱,小竹子,這裏指勞作。
  • 執戟:持戟,指武士或軍人。
  • 斧斤:斧頭,這裏指被砍伐。
  • 鼎釜:烹飪用具,這裏指被烹飪。
  • 柔弱:柔軟弱小。
  • 全生:保全生命。
  • 垢氛:污濁的氣氛。
  • 丹府:心臟,這裏指內心。
  • 參與苓:參與,參與其中;苓,一種草藥,這裏指參與補藥的製作。
  • 素琴:無裝飾的琴。

翻譯

秋天的氣息嚴肅而清新,露珠圓潤遍佈。銀河斜掛在西南,寒蟲在地面上鳴叫。臥病在牀時感到閒適,低頭擡頭間懷念古今。屈原葬身魚腹,百里奚困於牛口。扛着小竹子勞作不算辛苦,但持戟的軍人卻很苦。不被砍伐的樹木遠離斧頭,善於鳴叫的鳥兒卻要被烹飪。柔軟弱小可以保全生命,這道理又有誰能看到。至人遠離污濁的氣氛,內心的靈明充盈。不必參與制作補藥,隨着時事進行參補。牀頭有一把無裝飾的琴,閒暇時可以撫摸。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古今人物命運的思考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魚腹葬三閭,牛口困五羖」等,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視角。詩人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提出了「柔弱以全生」的哲理,表達了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藝術美感。

鄭學醇

明廣東順德人,字承孟。隆慶元年舉人。任武緣知縣。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