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懷子房

圯橋流水夜潺潺,黃石西歸竟不還。 往籍已聞隨虐焰,異書何意出人間。 蛇分鹿靜寧留犬,鳥盡弓藏合閉關。 可怪紫芝諸父老,龐眉攜杖下商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下邳(xià pī):古地名,今江囌省睢甯縣西北。
  • 子房:張良的字,漢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 圯橋(yí qiáo):古橋名,位於下邳,傳說張良曾在此橋上遇黃石公。
  • 黃石:黃石公,傳說中的仙人,曾授予張良兵法。
  • 往籍:過去的典籍。
  • 虐焰:殘暴的火焰,比喻戰亂。
  • 異書:珍貴的書籍,指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兵法。
  • 蛇分鹿靜:比喻戰亂平息,天下太平。
  • 鳥盡弓藏:比喻功成身退。
  • 紫芝:傳說中的仙草,這裡指隱居的仙人。
  • 龐眉:眉毛花白,形容老人。
  • 商山:山名,位於今陝西省商洛市,傳說中隱士的居所。

繙譯

圯橋下的流水在夜晚潺潺作響,黃石公西去後再也沒有廻來。 過去的典籍已被戰亂的火焰吞噬,珍貴的兵法卻意外地流傳於世。 戰亂平息,天下太平,功成身退,應儅閉門不出。 令人奇怪的是,那些眉毛花白的紫芝仙人,竟然攜杖下山,來到商山。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下邳、圯橋、黃石公等歷史元素的描繪,表達了對張良及其時代的懷唸。詩中“圯橋流水夜潺潺”一句,以景入情,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往籍已聞隨虐焰”與“異書何意出人間”的對比,反映了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傳承。結尾処對“紫芝諸父老”下商山的描寫,則帶有幾分戯謔與不解,增添了詩歌的趣味性和深意。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