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顆寄餉報詩四章
襄陽有耆舊,採桑逢佳客。
坐之桑樹底,曾不廢採掇。
不知何所言,酬答朝至夕。
古人足風味,難爲不知說。
何當造君廬,晨露正可摘。
飽啖三百顆,樹下同列席。
清坐盡日影,兩忘語與默。
那能知許事,聊用自怡悅。
拼音

陳曾壽
晚清官員、詩人。字仁先,號耐寂、復志、焦庵,家藏元代吳鎮所畫《蒼虯圖》,因以名閣,自稱蒼虯居士,湖北蘄水縣(今浠水縣)巴河陳家大嶺人,狀元陳沆曾孫。光緒二十九年進士,官至都察院廣東監察御史,入民國,築室杭州小南湖,以遺老自居,後曾參與張勳復辟、僞滿組織等。書學蘇東坡,畫學宋元人。其詩工寫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詩的後起名家,與陳三立、陳衍齊名,時稱海內三陳。
► 1199篇诗文
陳曾壽的其他作品
- 《 陳仲陶求題詩卷 》 —— [ 清 ] 陳曾壽
- 《 踏莎行 · 白堂看梅 》 —— [ 清 ] 陳曾壽
- 《 三月奉命察視福陵昭陵界址山行有作 》 —— [ 清 ] 陳曾壽
- 《 同陟甫印樓厚先公渚至別峯庵觀落日歸坐定慧寺山門 》 —— [ 清 ] 陳曾壽
- 《 虞美人 》 —— [ 清 ] 陳曾壽
- 《 苕雪作感舊詩有「欲近霜風吹帽節可能無感白衣來」之句蓋去歲九日餘在病中蘇堪強邀作登高之會也因次其韻 》 —— [ 清 ] 陳曾壽
- 《 重九之會自蘇堪逝後風流歇絕矣茲來適值九日乃約苕雪小飲以詩紀之 》 —— [ 清 ] 陳曾壽
- 《 蝶戀花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