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

亂山走回合,羣峭重杳復。 丹崖與翠嶂,壁立削碧玉。 溪楓欲染崖,巖柏倒掛綠。 澗流夾松風,謖謖似和築。 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龍谷。 錦屏芙蓉開,列岫三秀鬱。 如環玦口擘,如城牆堞矗。 圓峯卓筆立,絕頂抗塔獨。 二甕不可見,嶔嵜登層麓。 及腰洞露穴,入門僧秉燭。 三佛儼像設,迎立妙嚴肅。 侍者凡六人,寫生肖瞻矚。 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 自此蜿蜒行,低頭恐石觸。 高穹忽峻拔,邃徑且葡匐。 行行皆圈豚,步步慮傾覆。 上懼折元首,下憂濡溺足。 百步露線光,狂喜慶出谷。 翻嫌遊興淺,更欲重躑躅。 洞口過懸崖,半廣可坐讀。 入定遊諸天,三界忘色慾。 後登澤盈丈,少憩樹簌簌。 元豐有刻文,記爲求雨祝。 俛視環立壁,天洞地亦福。 側徑下犖确,慶澗越紆曲。 下有聖壽寺,唐柏蔭茅屋。 把酒仰青天,騎龍馴白鹿。
拼音
康有爲

康有爲

清廣東南海人,初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更生、更甡,別署西樵山人、天遊化人。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十四年,首次上書光緒帝,建議變法。後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倡今文經學,借鼓吹孔子託古改制,言變法改良。二十一年《馬關條約》簽訂,有爲聯合在京會試舉人一千三百餘人上書清帝,要求拒籤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中進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組織《強學會》,編印《中外紀聞》等,鼓吹變法維新。二十四年,得光緒帝召見,促成“百日維新”。戊戌政變起,逃亡國外。後持保皇立場,反對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後,曾與張勳共謀復辟帝制。有《新學僞經考》、《孔子改制考》等。 ► 1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