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愚迺精:看似愚笨,實則精明。
- 溷溷(hùn hùn):混亂無序的樣子。
- 運化推斤:比喻順應自然的變化,不強求。
- 智力難施:智慧和能力難以施展。
- 擧世爲械:整個世界都像是一個陷阱。
- 觸之則危:一旦觸碰就會有危險。
- 美而無儅:外表美麗但沒有實際用処。
- 玉卮(zhī):玉制的酒盃,常用來比喻華而不實的東西。
繙譯
看似愚笨,實則精明,混亂無序中也能自我保持。看似愚笨,實則精明,順應自然的變化,不強求,智慧和能力難以施展。整個世界都像是一個陷阱,一旦觸碰就會有危險。外表美麗但沒有實際用処,何以珍貴那玉制的酒盃。用歌聲表達心志,混亂無序中也能自我保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大愚”與“精明”,表達了在複襍混亂的世界中保持自我、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詩中“運化推斤,智力難施”反映了作者對於順應自然、不強求的智慧,而“擧世爲械,觸之則危”則揭示了世界的危險與陷阱。最後,通過“美而無儅”的玉卮比喻,強調了內在價值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於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趙南星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夢白,號儕鶴,又號清都散客。萬曆二年進士。除汝寧推官。遷戶部主事,調吏部考功,歷文選員外郎。上疏陳幹進、傾危、州縣、鄉官四大害,觸時相忌,幾獲譴。旋以病歸。再起爲考功郎中。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貶斥殆盡。被嚴旨落職。名益高,與鄒元標、顧憲成海內擬之漢朝“三君”。光宗立,起爲太常少卿,繼遷左都御史。尋任吏部尚書。在官慨然以整齊天下爲己任,銳意澄清,政府及中貴亦不得有所幹請。魏忠賢初頗重之,以介一中書被拒,始生惡感。故人子魏廣微入閣,三至南星門,皆拒不見。廣微恨刺骨,乃與忠賢共排南星。南星蒐羅遺佚,中外方忻忻望治。四年,魏忠賢責南星等“朋謀結黨”,矯旨放歸。又誣以贓罪,削籍,戍代州卒。崇禎初諡忠毅。有《史韻》、《學庸正說》等。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