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海同文:指全國統一使用同一種文字,這裏比喻國家統一。
- 大比: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指定期舉行的選拔人才的考試。
- 風雲:比喻時勢或機遇。
- 衡鑑:衡量和鑑別,這裏指考試的評判。
- 周垣:圍牆。
- 設棘:設置荊棘,比喻加強警戒。
- 內院:這裏指考場內部。
- 分經:分別閱卷。
- 較閱:校對閱卷。
- 雍熙:和諧繁榮。
翻譯
在聖明的朝代,全國統一使用同一種文字,士子們每三年參加一次大型的科舉考試。大家都認爲這是一個進步,但誰能知道考試的評判是公正無私的。圍牆設置荊棘以加強警戒,考場內部則分別閱卷,校對閱卷工作緩慢進行。希望真正有才能的人能輔佐明君,讓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和諧繁榮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科舉考試的場景,強調了考試的公正性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性。詩中「四海同文」和「大比時」體現了國家的統一和選拔人才的制度,而「衡鑑不容私」則強調了考試評判的公正性。通過「設棘防嚴密」和「內院分經較閱遲」的描寫,展現了考試的嚴謹和細緻。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輔佐明君,帶來國家繁榮和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