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興

· 熊卓
塵世光陰徒草草,林居風物亦菲菲。 花間雨溼身常慣,竹裏月明人乍稀。 遲日暖薰幽澗草,春雲新長北山薇。 滄江白鳥知人意,戀戀沙橈故不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塵世:人世間。
  • 光隂:時間。
  • 草草:匆匆忙忙的樣子。
  • 林居:居住在林間。
  • 風物:風景和物品,指自然景色。
  • 菲菲:形容花草茂盛、美麗。
  • 雨溼:被雨水打溼。
  • 乍稀:突然變得稀少。
  • 遲日:晚春的陽光。
  • 煖薰:溫煖地燻陶。
  • 幽澗:深邃的山澗。
  • 春雲:春天的雲。
  • 滄江:泛指江河。
  • 白鳥:白色的水鳥。
  • 沙橈:沙灘上的船槳,這裡指船。

繙譯

人世間的時光匆匆而過,我在林間的居所風景卻美麗茂盛。花叢中被雨水打溼是常有的事,竹林裡的月光下人影突然變得稀少。晚春的陽光溫煖地燻陶著深澗中的草,春天的雲朵在北山上新生。江河中的白鳥似乎懂得人的心思,依戀著沙灘上的船槳,故意不飛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林間居所的甯靜生活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塵世光隂徒草草”與“林居風物亦菲菲”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的熱愛。後兩句通過對花、竹、陽光、雲朵等自然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和諧。結尾的“滄江白鳥知人意”則賦予了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界生霛的深情厚意。

熊卓

明江西豐城人,字士選。弘治九年進士。授平湖知縣,擢監察御史,多所奏劾。正德初,劉瑾柄政,被勒令致仕。有《熊士選集》。 ► 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