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裴季和家有竹居典簿中都國學種竹數竿想像故園之意

· 管訥
客舍仍栽竹,殷勤憶故園。 亂枝交窄徑,輕筱拂卑垣。 曙色煙凝幾,秋聲月在門。 殺青編汗簡,浮碧注山尊。 斸筍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頻駐屐,俗士竟回轅。 雖與山林遠,終無市井喧。 晉賢名未泯,唐逸興猶存。 彷佛龜山路,依稀雁蕩村。 南歸遂幽息,投老更何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iǎo):小竹子。
  • (yuán):牆。
  • 殺青:古代制竹簡的工序之一,指用火烤使竹簡乾燥,以防蟲蛀。
  • 汗簡:古代用竹簡書寫,汗簡即指竹簡。
  • 浮碧:指清澈的水。
  • (zhú):挖掘。
  • (sūn):晚飯。
  • 駐屐:停下腳步。
  • 回轅:調轉車頭,指離開。
  • 晉賢:指晉代的賢人。
  • 唐逸:指唐代的隱逸之士。
  • 彷佛:彷彿。
  • 依稀:模糊不清的樣子。

翻譯

在客舍中栽種竹子,深情地懷念着故園。茂密的竹枝交錯在小徑上,輕盈的竹葉輕拂着低矮的牆。晨光中的煙霧凝結在几案上,秋夜的月光照在門上。製作竹簡時,煙火燻烤着竹片,清澈的水注滿了山中的酒杯。春天挖掘竹筍供奉祭祀,晚上準備簡單的晚餐。高人常常在此停留,俗人則紛紛離去。雖然遠離山林,但也沒有市井的喧囂。晉代賢人的名聲尚未消逝,唐代隱士的興致依舊留存。彷彿看到了龜山的路,依稀記得雁蕩的村莊。南歸後便隱居休息,到老更無需多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在客舍中種竹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園的深切思念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亂枝交窄徑」、「輕筱拂卑垣」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充滿生機的竹林圖景。同時,通過對「晉賢名未泯,唐逸興猶存」的提及,詩人展現了對古代賢人隱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對簡樸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迴歸自然的寧靜與恬淡。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