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其礎公車北上兼上乃翁太史

· 黃淵
交道爲至義,不向塵俗生。 日月爲至精,不履砂石行。 我昔之四方,中道與君迎。 雖則傾蓋歡,遲之乃成盟。 君行多澹盪,餘遇多嶔崢。 君復懷曠森,餘生中如砰。 二者亦粗跡,達士貴有誠。 今君摶九萬,餘聽疾羽聲。 成敗不着胸,惜不與偕鳴。 勿忘平生志,袖手看危枰。 持此謝吾師,加餐造太平。 東山不荒蕪,餘方事耘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傾蓋歡:指初次見麪就很投緣,像老朋友一樣。
  • 澹蕩:形容心境開濶,不受拘束。
  • 嶔崢:形容山勢高峻,比喻性格剛強。
  • 曠森:形容心胸開濶,氣度不凡。
  • 中如砰:形容心中有強烈的沖擊或震撼。
  • 摶九萬:比喻志曏遠大,有如鵬鳥展翅高飛。
  • 危枰:指棋侷中的危急侷麪,比喻形勢嚴峻。

繙譯

交情是至高的義,它不會在塵世俗務中産生。 日月是至純的精華,它們不會在砂石上行走。 我曾遊歷四方,中途與你相遇。 雖然初次見麪就很投緣,但真正的盟約卻是慢慢形成的。 你的行爲縂是那麽自由不羈,而我遇到的事情縂是那麽艱難險峻。 你胸懷寬廣,氣度非凡,而我內心卻常常受到強烈的沖擊。 這些都衹是表麪的現象,真正的智者看重的是內心的真誠。 現在你志曏遠大,我聽著你的飛翔之聲。 我不把成敗放在心上,可惜不能與你一同高歌。 不要忘記我們平生的志曏,袖手旁觀那危急的棋侷。 以此來感謝我的老師,願他多加餐飯,創造太平盛世。 東山不會荒蕪,而我正在努力耕耘。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理想的堅持。詩中通過對比自己與友人的不同境遇和性格,強調了真誠與志曏的重要性。詩人鼓勵友人不要忘記初心,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和努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信唸。

黃淵

黃淵,原名一淵,字積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幼穎悟,篤學能文。與同裏隱士藍嗣蘭、程鄉舉人李楩等爲莫逆交,日以詩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復陷,全粵震動,淵與鄉人於各隘口設關,晨啓暮閉,以稽行路,鄉里得以保全。曾踰嶺涉江,跨匡衡泰岱,聯絡志士。胸中不平之氣,皆託之於詩。其文奇肆鬱勃,爲明末嶺東諸家之冠。晚歲築樓亭於磐湖,抱節慾終老於此,人呼爲黃處士。以任俠抱奇,戇直無忌諱,後竟爲讎家所殺。民國《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