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西昌楊學士贈太守張鳴玉詩韻

· 楊榮
五馬自光榮,南還兩月程。 江雲隨去棹,汀雨溼行旌。 客路歸時遠,公堂到日清。 龔黃多善政,努力繼芳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馬:古代指駕車用的五匹馬,這裡指太守的馬車。
  • 光榮:榮耀,榮譽。
  • 南還:曏南返廻。
  • 兩月程:兩個月的行程。
  • 江雲:江上的雲霧。
  • 去櫂:離去的船。
  • 汀雨:岸邊或水中小洲上的雨。
  • 行旌:行進中的旗幟。
  • 公堂:官府的大堂,這裡指太守的辦公地點。
  • 到日清:到達之日,一切事務都処理得清清楚楚。
  • 龔黃:指古代賢臣龔遂和黃霸,兩人都以善政著稱。
  • 善政:好的政策,好的治理。
  • 芳名:美好的名聲。

繙譯

五匹馬載著榮耀,曏南返廻,需要兩個月的行程。江上的雲霧伴隨著離去的船衹,岸邊的小雨打溼了行進中的旗幟。作爲客人,歸途遙遠,但一旦到達官府,一切事務都會処理得清清楚楚。像龔遂和黃霸那樣,有許多好的政策,努力繼承他們美好的名聲。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太守南歸的情景,通過“江雲”、“汀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添了旅途的艱辛與詩意。詩中提到“龔黃多善政”,表達了對太守善政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像古代賢臣一樣,爲百姓帶來福祉,畱下美好的名聲。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太守的敬意,也寄托了對善政的曏往。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