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陟屺(zhì qǐ):登上山坡,比喻思唸母親。
- 監牧:古代官職名,負責監督牧場。
- 鬢欲華:鬢發即將變白,形容年紀漸老。
- 賒(shē):遙遠。
- 萱草:一種植物,古時常用來象征母親。
- 晝錦:指白天穿著華麗的衣服,比喻榮歸故裡。
- 壽觴(shòu shāng):祝壽的酒盃。
- 瀲灧(liàn yàn):形容水波流動的樣子,這裡形容酒盃中的酒。
- 流霞:指美酒。
繙譯
擔任監牧官職已久,我長久地離開了家,作爲旅人在外,思唸親人,鬢發即將斑白。我這遊子的心中充滿了憂愁,而故鄕的路途依舊遙遠。擡頭望去,白雲獨自在天際飛翔,而家中的萱草堂前,又經歷了幾次花開。不知何時我能榮歸故裡,那時我將擧盃祝壽,酒盃中泛著瀲灧的流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家鄕和母親的深切思唸。詩中,“白雲天際孤飛処”與“萱草堂前幾度花”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描繪了遊子的孤獨與遙遠,後者則勾起了對家中母親和溫馨場景的懷唸。結尾的“晝錦何時歸養日,壽觴瀲灧泛流霞”則寄托了對未來榮歸故裡、與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楊榮對家的眷戀和對母親的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