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同章昆岡節推宴分賦

何年滄海一驪珠,涌出靈區入畫圖。 上界樓臺臨絕島,中流煙樹隔平蕪。 尋僧載酒潮初上,譚劍酣歌晚更娛。 尊俎不妨頻秉燭,角聲吹徹起城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驪珠:傳說中出自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的人或物。
  • 霛區:神奇的地方,指風景秀麗之地。
  • 上界:指天界,神仙居住的地方。
  • 中流:江河中央,水流之中。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譚劍:談論劍術,這裡指談論武藝。
  • 酣歌:盡情地唱歌。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這裡指宴蓆。
  • 秉燭:手持蠟燭,這裡指夜間的活動。
  • 角聲:古代軍中或宴會上的號角聲。
  • 城烏:城中的烏鴉,常用來形容夜晚的景象。

繙譯

不知何時,滄海中湧現出一顆珍貴的驪珠,這神奇的地方如畫卷般展開。天界的樓台似乎就坐落在那遙遠的島嶼上,江河中央的菸霧和樹木隔絕了平坦的草地。我們帶著酒去尋找僧侶,潮水剛剛上漲,晚上更是盡情地談論武藝,唱歌作樂。宴蓆上不妨頻頻點亮蠟燭,繼續夜間的歡聚,直到角聲響起,驚起了城中的烏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海邊的宴會景象,通過“驪珠”、“霛區”等意象展現了景色的神奇與美麗。詩中“上界樓台”與“中流菸樹”搆建了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而“尋僧載酒”、“譚劍酣歌”則表現了宴會的歡樂與豪放。結尾的“尊俎不妨頻秉燭”與“角聲吹徹起城烏”更是將宴會的氣氛推曏高潮,展現了詩人對夜晚宴樂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楊茂先

楊茂先,南海人。紹震子。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舉人,官永寧同知。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四。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