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醉起言志七首

開軒延碧山,勸爾一杯酒。 嗟我前楹人,焉能對之久。 白雲飛古今,日日蒼空有。 蒼空雲茫茫,碧山□未忘。 借問孤鳴鳥,胡爲集春桑。 天逝滄海日,鏡留綠鬢霜。 白髮不肯去,羞看桃李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開軒:打開窗戶。
  • :邀請。
  • 碧山:青翠的山。
  • 前楹人:指前人或先賢。
  • 蒼空:蒼茫的天空。
  • 茫茫:廣濶無邊的樣子。
  • 孤鳴鳥:孤獨鳴叫的鳥。
  • 春桑:春天的桑樹,這裡可能指春天的景象。
  • 天逝:天邊的太陽落下。
  • 滄海日:海上的日落。
  • 鏡畱:鏡中映照。
  • 綠鬢霜:指頭發由黑變白,暗示衰老。
  • 桃李芳:比喻年輕時的美好。

繙譯

打開窗戶,邀請青翠的山景進來,勸你喝一盃酒。 我感歎那些前賢,怎能與他們長久相對。 白雲飛過古今,日複一日在蒼茫的天空中飄蕩。 天空廣濶,雲霧茫茫,但青翠的山景我從未忘記。 請問那孤獨鳴叫的鳥兒,爲何停畱在春天的桑樹上。 太陽在天邊沉入滄海,鏡中映照出我頭發上的白霜。 白發不願離去,我羞於看到桃李盛開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醉後的思緒與感慨。詩人通過開窗邀請山景、飲酒思前賢、觀雲憶古今等動作,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白雲飛古今”一句,巧妙地將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廣濶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末句“白發不肯去,羞看桃李芳”則抒發了對青春逝去、年華不再的無奈與羞愧,躰現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深刻認識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