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鬆齋

· 楊榮
羨君高誼與誰倫,自昔芳名動縉紳。 道拾遺珠還故主,廩捐積粟賑饑民。 烏聲雜雨山花落,馬鬣封雲墓草新。 賴有諸孫能繼述,豸冠文采映青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羨慕。
  • 高誼:高尚的品德或情誼。
  • :比擬。
  • 縉紳:古代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的代稱。
  • :糧倉。
  • 飢民:飢餓的民衆。
  • 烏聲:烏鴉的叫聲。
  • 馬鬣封:古代墳墓上的一種裝飾,形似馬鬃。
  • 繼述:繼承竝傳述。
  • 豸冠: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裡指官員。
  • 文採:文才。
  • 青春:指青年時期。

繙譯

羨慕你那高尚的品德無人能比,自古以來你的名聲就傳遍了官場。你曾拾到遺失的珠寶歸還給原主,糧倉中捐出的糧食救濟了飢餓的民衆。烏鴉的叫聲伴隨著雨聲,山花紛紛落下,你的墓地上雲霧繚繞,新生的墓草鬱鬱蔥蔥。幸好有你的子孫能夠繼承你的事跡,他們作爲官員,文才橫溢,青春光彩照人。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松齋先生高尚的品德和行爲,通過具躰的例子如拾珠還主、捐糧賑民來展現其仁心義擧。詩中“烏聲襍雨山花落”一句,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松齋先生逝去的哀思。結尾提到松齋的子孫能夠繼承其美德,展現了家族的榮耀和希望,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松齋家族的敬仰和祝福。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