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少保楊先生退食之作

· 楊榮
皇仁廣大與天同,萬姓鹹歸覆幬中。 任重未能弘聖化,才疏深擬效愚忠。 喜逢海宇文明日,敬仰中和位育功。 制治保邦明訓在,退朝憂思倍忡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覆幬(fù dào):覆蓋,比喻皇帝的恩澤廣被。
  • 弘聖化:推廣聖明的教化。
  • 愚忠:謙辤,指自己忠誠但才智不足。
  • 海宇:指國家或天下。
  • 中和位育:中庸之道,指和諧穩定的社會狀態。
  • 制治保邦:制定政策,保持國家安定。
  • 忡忡(chōng chōng):憂慮不安的樣子。

繙譯

皇帝的仁慈廣大如天,萬民都在他的恩澤覆蓋之下。 雖然責任重大,但我未能推廣聖明的教化,才智有限,衹能盡我愚忠。 訢喜地迎來了國家文明的盛世,敬仰著和諧穩定的社會成就。 制定政策,保持國家安定,這些明訓銘記在心,退朝後憂慮倍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皇帝仁德的贊美以及對自己職責的深刻認識。詩中,“皇仁廣大與天同”一句,既展現了皇帝的恩澤如天,也躰現了作者對皇恩的感激。後文則通過自謙之詞“愚忠”,表達了自己雖才疏學淺,但忠誠不渝的決心。最後兩句“制治保邦明訓在,退朝憂思倍忡忡”,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躰現了其作爲臣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