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武陽川

· 楊榮
天外鳥歸盡,川原月上初。 落花孤嶼寂,殘燭短篷虛。 異語聞商稅,長歌識夜漁。 因悲湖海跡,已是十年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武陽川: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yǔ):小島。
  • :船篷,船上的遮蓋物。
  • :空曠,這裡指船篷內顯得空蕩。
  • 異語:不同的語言,這裡指聽到商人的外地口音。
  • 商稅:商業稅收。
  • 夜漁:夜間捕魚。
  • 湖海跡:指在江湖海上的漂泊生活。
  • 十年餘:超過十年。

繙譯

天邊的鳥兒歸巢了,川原上的月亮初陞。 落花飄零,孤島顯得寂靜,殘燭在短篷船中顯得空蕩。 聽到商人的外地口音,得知商稅之事,長歌中感受到夜漁的悠閑。 因此感慨自己在江湖海上的漂泊生活,已經是十多年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夜晚的靜謐景象,通過“天外鳥歸”、“川原月上”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落花孤嶼寂,殘燭短篷虛”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感,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空虛和漂泊無依。後兩句通過對比“異語聞商稅”與“長歌識夜漁”,展現了詩人對江湖生活的複襍情感,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無奈,也有對自由生活的曏往。最後一句“因悲湖海跡,已是十年餘”則是對過去十年漂泊生涯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渴望。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