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橋渡

金碧叢中芳未歇,天風淅淅東井冽。道人一醉紫霞歸,雙眼玲瓏弄秋月。 雙眼玲瓏弄秋月,漁聲何處施罛濊。便將野渡作星槎,直泛銀河訪機織。 一水盈盈異悲悅,我欲萬丈駕雲樑,無勞太史虛饒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碧:指華美的建築物。
  • 芳未歇:芳香未散。
  • 天風:自然之風。
  • 淅淅:形容風聲。
  • 東井:指東方之星宿,也指東方。
  • :清澈。
  • 道人:修道之人。
  • 紫霞:道教中指仙境的霞光。
  • 玲瓏:形容眼睛明亮。
  • :玩賞。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漁聲:漁人的歌聲。
  • 施罛濊(gū huì):撒網捕魚的聲音。
  • 星槎:傳說中可以通往天河的船。
  • :漂浮。
  • 銀河:天河。
  • 訪機織:訪問織女星。
  • 一水盈盈:形容水面平靜而滿。
  • 異悲悅:不同的情感。
  • 駕雲梁:建造雲橋。
  • 太史:古代官職,負責天文曆法。
  • 虛饒舌:無謂的言辭。

翻譯

在華美的建築羣中,芳香依舊未散,自然之風吹過,東方的星宿顯得格外清澈。道人醉後帶着紫霞仙氣歸來,他那雙明亮的眼睛彷彿在玩賞秋天的月亮。

他那雙明亮的眼睛彷彿在玩賞秋天的月亮,何處傳來漁人撒網捕魚的聲音。他便將這野渡當作通往天河的船,直漂浮到銀河去訪問織女星。

水面平靜而滿,情感各異,我想要建造一座萬丈高的雲橋,無需太史官多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通過「金碧」、「天風」、「紫霞」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祕而美麗的氛圍。詩中的「道人」形象,象徵着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脫的理想。後兩句通過對「野渡」和「銀河」的聯想,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越現實、探索宇宙奧祕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註釋

  • 仙橋渡:可能是指一座傳說中的仙人過河的橋樑,或者是一處仙境般的渡口。
  • 金碧叢中:形容金色和碧色的華美景象,可能是宮殿或園林中的裝飾。
  • 芳未歇:花香還未消散。
  • 天風淅淅:清冷的天風吹過。
  • 東井冽:東井星(古人認爲是井宿所在,代表清涼)的寒氣。
  •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指詩人自己。
  • 紫霞歸:喝醉後如紫霞般飄然歸去。
  • 雙眼玲瓏: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 弄秋月:玩賞秋天的明月。
  • 漁聲何處施罛濊:漁夫在何處撒網捕魚,聲音嘈雜。
  • 星槎:古代神話中的木筏,可以乘以遨遊太空。
  • 機織:可能指織女,傳說中的仙女,負責紡織。
  • 盈盈:清澈的樣子,也形容水波盪漾。
  • 萬丈駕雲梁:意指登天之路,誇張地表達詩人的豪情壯志。
  • 太史:古代官職,掌天文曆法,此處指觀測星象的人。
  • 虛饒舌:不必多言,指無需過多解釋。

翻譯

在金色碧綠的華麗環境中,花香依然濃郁,秋風輕輕吹過,帶着東井星的清涼氣息。我這個道士喝醉後,眼中閃爍着明亮的星光,彷彿在欣賞那輪秋月。聽着遠處漁夫的捕魚聲,我想象自己駕馭着木筏,穿越銀河去尋找那位傳說中的織女。這條河的水波盪漾,給我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我渴望能踏上那條直通雲霄的道路,無需過多解釋,只需我一往無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身處仙境般的環境,醉酒賞月,傾聽漁歌,充滿了浪漫與超脫的意趣。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將現實與神話交織,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嚮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神話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遠的志向。

鄭一統

鄭一統,字朝慶,號紫坡、碧河。揭陽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以父喪歸,嘉靖二十一年起復,尋卒。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5篇诗文

鄭一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