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進士竹石圖

· 楊榮
往時湖郡鬆雪翁,竹石戲墨天下妙。 即今亦有澹然者,筆意精工頗同調。 數枝瀟灑自不羣,高堂白晝生風雲。 乃知雅趣脫塵俗,何可一日無此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湖郡:指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 松雪翁:指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號松雪道人。
  • 澹然:指淡泊名利,心境甯靜的人。
  • 同調:指風格或思想相近。
  • 瀟灑:自然大方,不拘束。
  • 雅趣:高雅的趣味。
  • 塵俗:塵世的庸俗。
  • 此君:指竹子,這裡用作對竹子的雅稱。

繙譯

過去湖州的松雪翁趙孟頫,他戯墨畫竹石的技藝在天下間極爲精妙。如今也有像澹然那樣的人,他們的筆意精工與松雪翁的風格頗爲相近。幾枝竹子自然大方,不拘一格,高堂之上白晝時分倣彿生出了風雲。由此可見,擁有高雅的趣味能使人脫離塵世的庸俗,怎麽能一天沒有這樣的君子——竹子呢?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進士所繪竹石圖的高雅與脫俗。通過對比往昔的松雪翁與現今的澹然者,詩人強調了竹石畫作中蘊含的雅趣與精工。詩中“數枝瀟灑自不群”一句,既描繪了竹子的自然姿態,也隱喻了畫家的超凡脫俗。結尾的“何可一日無此君”更是對竹子這一高雅象征的極致推崇,表達了詩人對竹石畫作及其所代表的高潔品質的無限曏往。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