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柝

野柝鳴沙岸,漁燈照白波。 悽悽風不定,隱隱夜如何。 歷亂鄉心碎,依微客夢多。 江聲還自擊,展轉動悲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歷亂:淩亂,襍亂。
  • 依微:隱約,模糊。

繙譯

野外的更梆聲在沙岸邊響起,漁船上的燈光照亮了白色的波浪。淒涼的風不停地吹著,隱約的夜晚又該如何度過。思鄕的心情襍亂無章,破碎不堪,客居他鄕的夢境也變得模糊不清。江水聲依舊拍打著岸邊,輾轉反側中,悲歌不由自主地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江邊的淒涼景象,通過“野柝”、“漁燈”、“淒風”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和思鄕的氛圍。詩中“歷亂鄕心碎,依微客夢多”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鄕之情和客居他鄕的無奈。最後,“江聲還自擊,展轉動悲歌”則進一步以江水的聲音象征內心的激蕩和悲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法平複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馮惟敏

明山東臨朐人,字汝行,號海浮。馮惟重弟。嘉靖十六年舉人。官保定通判。能詩文,尤工樂府。所著雜劇《樑狀元不伏老》盛行於時。有《山堂詞稿》、《擊節餘音》。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