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江卷

· 鄭真
松竹庭階舞袖齊,錦萱開傍繡簾低。 鸞刀縷切魚成膾,翠釜珍烹鹿進臡。 使節增華催入幕,天恩有待賜封泥。 江花江水春風衷,落日遙聞唱大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舞袖齊:形容松竹在風中搖曳,如同舞者的袖子一樣整齊。
  • 錦萱:指美麗的萱草,這裡形容萱草如錦綉般絢麗。
  • 鸞刀:古代一種精美的刀具,常用於切割食物。
  • 縷切:細致地切割。
  • :切得很細的魚或肉。
  • 翠釜:翠綠色的鍋,形容鍋具精美。
  • 珍烹:精心烹飪。
  • 鹿進臡:鹿肉被切成薄片,準備進獻。
  • 使節增華:使者的到來增添了光彩。
  • 入幕:進入幕府,指得到重用。
  • 天恩有待賜封泥:期待皇帝的封賞。
  • 江花江水:江邊的花和水,泛指江景。
  • 春風衷:春風中的衷情,指春風帶來的美好感受。
  • 唱大堤:在大堤上唱歌,形容歡樂的場景。

繙譯

庭院中的松竹在風中搖曳,如同舞者的袖子一樣整齊,美麗的萱草開在綉簾旁,低垂著頭。精美的鸞刀細致地切割著魚肉,使其成爲細膾,翠綠色的鍋中精心烹飪著鹿肉,準備進獻。使者的到來增添了光彩,催促著進入幕府,期待皇帝的封賞。江邊的花和水在春風中顯得格外動人,落日時分,遠処傳來大堤上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庭院中的春日景象,通過松竹、錦萱等自然元素,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春意。詩中“鸞刀縷切魚成膾,翠釜珍烹鹿進臡”等句,不僅展示了精美的飲食文化,也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精致品味。結尾的“江花江水春風衷,落日遙聞唱大堤”則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活的情趣。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