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

解說澄湖上,高齋擬石渠。 九州分職貢,萬戶入圖書。 常侍傳符後,郎官對草餘。 綈緗隨處滿,人吏此中疏。 積水神龍澤,青蓮太一居。 鳥啼喧靜院,雲暖護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憶漢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應和別人的詩。
  • 皇甫百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玄武湖:位於南京,是中國著名的皇家園林湖泊。
  • 供事:指在官府中供職。
  • 解說:解釋說明。
  • 澄湖:清澈的湖水。
  • 高齋:高雅的書房或居所。
  • 擬石渠:模仿古代的石渠閣,指藏書豐富的地方。
  • 九州:古代中國分爲九個州,這裏泛指全國。
  • 職貢:各地方向中央進貢的物品。
  • 綈緗:古代用來包裹書籍的絲織品,這裏指書籍。
  • 積水:指湖水。
  • 神龍澤:比喻湖水深廣,有如神龍的居所。
  • 青蓮:佛教中象徵清淨的蓮花。
  • 太一:古代神話中的天帝。
  • 幽墟:幽靜的廢墟或遺址。
  • 周典:周朝的典籍。
  • 漢初:漢朝初期。
  • 仰止:仰望,表示尊敬。

翻譯

應和皇甫百泉在玄武湖供職的詩, 解釋澄澈的湖水之上,高雅的書房彷彿是古代的石渠閣。 九州各地的職貢,萬戶人家的圖書都匯聚於此。 常侍傳達命令之後,郎官還在草擬文書。 綈緗包裹的書籍隨處可見,人吏在這裏卻很少見。 湖水深廣如同神龍的居所,青蓮象徵着太一的居所。 鳥鳴喧鬧卻更顯靜院的寧靜,雲彩溫暖守護着幽靜的廢墟。 我們深思周朝的典籍,回憶漢朝初期的景象。 不知供職的日子裏,仰望的心情如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玄武湖畔的官府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官府的寧靜與書香氣息。詩中「九州分職貢,萬戶入圖書」體現了中央集權的盛況,而「綈緗隨處滿,人吏此中疏」則突出了書卷氣與官府的清靜。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積水神龍澤」、「青蓮太一居」,增添了神祕與超脫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典籍的尊重和對官府生活的沉思。

蔡汝楠

明浙江德清人,字子木,號白石。嘉靖十一年進士。授行人。兒時聽湛若水講學,輒有解悟。好爲詩,有重名。中年究心經學,知衡州,於石鼓書院爲諸生講經。後參政江西,與鄒守益、羅洪先遊,學益進。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有《自知堂集》、《說經札記》。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