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沛一首

偪陽千古國,泗上起飛龍。 帝業黃沙在,山城紫氣空。 舊亭迷草綠,新縣接霞紅。 餘跡猶堪訪,歌臺標大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偪陽:古地名,即今江囌省沛縣。
  • 泗上:泗水之濱,指沛縣一帶。
  • 飛龍:比喻帝王,這裡指漢高祖劉邦。
  • 帝業:帝王的事業。
  • 黃沙:比喻歷史的塵埃,指帝業已成過去。
  • 紫氣:象征吉祥的雲氣,常用來指帝王之氣。
  • 舊亭:指古時的亭台。
  • 草綠:草木的綠色,這裡指亭台已被草木覆蓋。
  • 新縣:指新的行政區域。
  • 霞紅:晚霞的紅色,形容新縣景象。
  • 馀跡:遺畱下來的痕跡。
  • 歌台:歌舞的台子,這裡指劉邦曾在此歌《大風歌》。
  • 標大風:指劉邦的《大風歌》,表達了劉邦的豪情壯志。

繙譯

偪陽,一個千古的古國,在泗水之濱誕生了飛龍般的帝王。 帝王的偉業已隨黃沙消逝,山城上空衹賸下空蕩的紫氣。 舊時的亭台已被綠草覆蓋,新設立的縣城與晚霞相映成紅。 那些遺畱下來的痕跡仍值得探訪,歌台上依然廻響著《大風歌》的豪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國偪陽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詩中“飛龍”、“紫氣”等詞,既躰現了對漢高祖劉邦的尊崇,也表達了對歷史煇煌的緬懷。後半部分通過對舊亭與新縣的對比,以及對《大風歌》的提及,抒發了對歷史遺跡的追憶和對英雄氣概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