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垣:古邑名,在今河南省長垣縣。
- 攬轡:挽住馬韁。
- 貂寒:穿著貂皮衣服仍覺得寒冷。 貂(diāo),動物名,其皮可制衣物,較爲保煖。
- 自持:自我控制或保持。
- 鼓吹:這裡指鼓吹樂。
- 騎火:騎馬時所持的火把。
- 牆桑:牆邊的桑樹。
- 亞戟:像戟一樣橫生。
- 柴荊:用柴荊做的簡陋的門,代指家園。
繙譯
在長垣的北邊挽住馬韁,穿著貂皮衣服卻寒冷得不能自持。霜風急切地吹拂著鼓吹樂,菸霧和月光使旌旗變得昏暗。騎馬時手持的火把如流星點點,牆邊的桑樹橫生如戟枝一般。柴門荊扉掩蓋著春日的夢,誰能看到我出行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鼕日行於長垣北的景象,通過對寒冷的感受、霜風、菸月、火把、桑樹等景物的刻畫,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意境。“攬轡長垣北,貂寒不自持”既寫出了此地的寒冷,也暗示出行的艱辛。“霜風急鼓吹,菸月暗旌旗”以景襯情,更添一份蕭索。“騎火流星點,牆桑亞戟枝”畫麪感極強,展現出獨特的景象。最後“柴荊掩春夢,誰見我行時”則透露出一種無人理解與相伴的孤單,讓全詩在深沉的氛圍中結束。整躰上,王安石以簡潔而有力的筆觸,生動地描繪出特定場景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