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真州吳處厚使君

江上齋船駐彩橈,鳴笳應滿綠楊橋。 久爲漢吏知文法,當使淮人服教條。 拱木延陵瞻故國,叢祠瓜步認前朝。 登臨莫負山川好,終欲東歸聽楚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需要特別註釋的詞語

翻譯

江面上停泊着裝飾華美的使船,胡笳聲應和着充滿綠楊橋。長久做漢朝官吏知曉法令典章,應當讓淮地的人順服遵循教令條文。高大的樹木旁延陵季子瞻望故國,在瓜步的衆多祠堂辨認前朝。登臨不要辜負這美好的山川,最終想要向東歸去聆聽楚地歌謠。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送友人吳處厚出使真州時所作。詩中描繪了使船停留江邊,笳聲迴盪的場景。強調友人熟知文法,能讓當地人服從教令。提到延陵和瓜步,既展示了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又增添了一種深沉的滄桑感。鼓勵友人儘管享受山川之美,但最終表達了一種思鄉之情。整首詩意境開闊而深沉,既蘊含對友人的期望與祝福,也流露出王安石自己對世事和人生的感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