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戲呈

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別開閶闔壺天外,特起蓬萊陸海中。 盡取繁華供俠少,祇分牢落與衰翁。 不知太乙遊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元:指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這裏用以形容上元節燈火輝煌、如同仙境之門打開的景象。
  • 壺天:道家語,指仙境。
  • 蓬 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 俠少:指年輕的豪俠之士。
  • 祇(zhǐ):同「只」。
  • 牢落:孤寂冷落。
  • 衰翁:詩人自指。
  • 太乙:又作「太一」,星名,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仙名。
  • 青藜:傳說漢代劉向夜讀,有老人執青藜杖來,吹杖頭出火,爲其照明並傳授學問 。

翻譯

白天夜晚一樣車馬紛紛,元宵節時千家萬戶燈火通明,那溫暖的光如同春風拂面。此時就好像仙境天門大開,又像海上仙山突然出現在人間陸地之中。繁華的景象全被那些年輕豪俠之士享受了,只把孤寂冷落留給了我這個衰老之人。也不知道神仙太乙如今游去了何處,真希望他能拿着青藜杖獨自來爲我照亮前行的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節熱鬧非凡的景象。詩的前兩聯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描繪出上元節時熱鬧繁華的景象,白天夜晚都車馬喧囂,萬家燈火營造出如春風般的溫暖氛圍 ,「別開閶闔壺天外,特起蓬萊陸海中」更是將節日盛景比作仙境再現,給人以奇幻美妙之感,展現出節日的隆重與盛大。頸聯則通過「俠少」享受繁華與「衰翁」的孤寂冷落形成鮮明對比,流露出詩人內心的落寞與感慨,在熱鬧之中卻難以融入,凸顯出詩人與熱鬧場景的疏離。尾聯以浪漫的想象結尾,藉助「太乙」「青藜」等典故,既有對神仙指引學問的期待,也暗示了自己在落寞境遇中對美好希望的嚮往,增添了整首詩的浪漫色彩和深層意韻。整首詩情景交融,在描寫節日盛景的同時,將作者複雜的情感細膩地表達出來。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