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兵南下: 指宋朝軍隊南征。
- 此橋江: 當地著名的江邊橋,具體未詳。
- 敵國當時指顧降: 指敵國(可能是金或遼)在大軍壓境時輕易投降。
- 山水雄豪: 指金陵(南京)的自然景色和歷史底蘊。
- 君王神武: 對古代英勇君主的讚美,此處可能指的是宋太祖趙匡胤。
- 自難雙: 意爲難以找到能與之匹敵的。
- 留連落日: 指對即將落山的夕陽的不捨。
- 想像餘墟: 對昔日繁華景象的想象,如今只剩下廢墟。
- 獨倚窗: 詩人獨自憑窗眺望,懷念過去。
- 夏陽: 夏季的陽光。
- 一葦: 指一條小船,象徵輕鬆渡過難關。
- 罌缸: 古代的一種大腹小口的陶器,用來裝酒或藥。
翻譯
當年宋軍南下這座江邊橋,敵國在瞬間就選擇了投降。山水依舊雄偉壯麗,但過去的輝煌已成空。那些英勇的君王,他們的神武氣概無人能及。我常常在夕陽下流連,回首相望那曾經的繁華遺蹟,獨自倚在窗前。我不禁疑惑,爲何在夏陽下的輕舟就能解決問題,而漢朝時攻打這些地方卻耗費了大量資源。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以金陵(南京)爲背景,懷古抒懷之作。他通過描繪宋軍當年的威武以及對歷史遺蹟的沉思,表達了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同時,詩人也借古諷今,暗示了對於朝廷決策的某種批評,即在處理戰事時是否過於依賴武力,而不計成本。全詩情感深沉,寓言性強,展現了王安石詩作的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