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蒼旻。
光明所照耀,萬物成冬春。
揚子出其後,仰攀忘賤貧。
衣冠渺塵土,文字爛星辰。
歲晚天祿閣,強顏爲劇秦。
趨舍跡少邇,行藏意終鄰。
壤壤外逐物,紛紛輕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將與斯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委蛇(wēi yí):從容自得的樣子。這裏指孔孟之道如日月在天空從容運行 。
- 蒼旻(cāng mín):蒼天、天空。
- 揚子:指揚雄。
- 衣冠渺塵土:意謂揚雄不看重世俗的功名利祿,將榮華富貴視爲塵土。
- 文字爛星辰:讚揚揚雄的文章光彩如星辰般燦爛。
- 歲晚:指晚年。
- 天祿閣:揚雄校書處。
- 劇秦:指揚雄所作《劇秦美新》,對王莽新朝進行粉飾讚美。
- 趨舍跡少邇(ěr):趨舍,進取或退止;邇,近。指揚雄與一般人的取捨表現上不太接近。
- 行藏意終鄰:行藏,指出仕和退隱。意思是說揚雄在思想觀念上與古代賢哲還是相近的。
- 壤壤:同「攘攘」,喧鬧、紛亂的樣子,形容爲追求名利而奔走忙碌的樣子。
- 輕用身:指輕易地投身於名利場,不顧自身安危或名節。
翻譯
孔子和孟子就如同天空中高懸的日月,悠悠然運行於蒼穹之上。他們的光輝所照亮之處,世間萬物彷彿經歷了冬去春來的更迭,受到了深刻的滋養。
揚雄生活在孔孟之後,懷着崇敬之心努力追隨他們,全然不顧自身出身的貧賤貧寒 。他不把世俗的榮華富貴放在眼裏,視其如塵土一般,而他的文章卻光彩奪目,如同燦爛的星辰。
到了晚年,揚雄在天祿閣時,違心地寫下了《劇秦美新》來美化王莽新朝。儘管在行爲取捨上,他與古代賢人的表現有些差異,但在內心對於出仕與退隱的觀念上,終究還是和古代仁人志士相近的。
世上衆人都在熙熙攘攘地追逐着身外之物,輕易地讓自己陷入名利之爭、不顧後果。那些過去迷失方向的人或許還有回頭的可能,我願意和揚雄這樣的人站在一起 。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對揚雄的評價與感慨之作。詩的開篇將孔孟比作日月,展現了孔孟思想的崇高與偉大,爲後文引出揚雄作鋪墊。接着寫揚雄雖出身低微卻努力追隨古聖先賢,不慕榮華,肯定了揚雄的志向與文章才華。
然而對於揚雄晚年作《劇秦美新》一事,王安石一方面認爲其行爲與古代賢人的表現有差距,但另一方面又從揚雄整體的人生觀念出發,理解他在思想上與古代賢哲有着相近之處 ,並非完全爲利祿所左右。
詩的最後批判了世俗之人追名逐利、輕賤自身的行爲,同時表達自己願意與揚雄這樣本質尚好、迷途或許能返的人爲伍的態度。整首詩體現了王安石對古人揚雄較爲全面、辯證的認識,反映出他自己對於人生價值和人格操守的思考,同時也借評價古人來表達對時俗的某種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