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商丘以僧服奉母櫬還中州

孤臣九死戀慈幃,負骨還能萬里歸。 部曲蕭條空戰鼓,蠻方羈旅一僧衣。 蟬寒日暮棹聲遠,雁過鍾殘客影稀。 君到汴河秋漸冷,只應長掩故園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臣:指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
  • 慈幃(wéi):母親的代稱。
  • (chèn):棺材。
  • 部曲: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借指軍隊。
  • 蠻方:南方的邊遠地區。
  • 羈旅(jī lǚ):長久寄居他鄉。

翻譯

我這個幾近九死的臣子,心中眷戀着母親,哪怕揹負着母親的遺骨,也要從萬里之外歸鄉。 軍隊已變得蕭條,空有戰鼓閒置,在這南方邊遠之地,長久寄居他鄉,如今只能身着僧衣。 秋蟬在寒冷的日暮中鳴叫,划船的聲音漸漸遠去,大雁飛過,鐘聲殘響,客人的身影稀少。 你回到汴河時,秋天已漸漸寒冷,只應長久地關閉故園的門扉,不再外出。

賞析

這首詩以沉痛的筆觸,描繪了侯商丘奉母櫬還中州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侯商丘的同情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孤臣九死戀慈幃,負骨還能萬里歸」表現了侯商丘的一片孝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部曲蕭條空戰鼓,蠻方羈旅一僧衣」則通過描寫軍隊的蕭條和侯商丘的羈旅之苦,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蟬寒日暮棹聲遠,雁過鍾殘客影稀」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孤寂和淒涼的感覺。最後一句「君到汴河秋漸冷,只應長掩故園扉」,既寫出了時節的寒冷,也暗示了侯商丘內心的疲憊和對安寧的渴望。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釋今嚴

今嚴(?──一六五八?),字足兩。順德人。俗姓羅,原名殿式,字君奭。諸生。弱冠從天然禪師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曆三年(一六四九)脫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興請藏,還至歸宗,閱大藏一週,遭歲儉,日止一糜,研覽不輟。病還雷峯,愛棲賢山水之勝,扶病強行。居無何,竟以宿疾蛻於五乳峯靜室。著有《西窗遺稿》一卷,《秋懷》、《百合》諸詩。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