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頓修訶衍時在匡山予掛錫雷峯
情閒漸漸平懷抱,竟夏忘言到杪秋。
頻別悟人無解語,獨吟荒徑有微愁。
一溪霜葉客中盡,幾樹寒聲簟外幽。
最憶漢陽峯月好,依依遙對武昌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掛錫:(guà xī)指行僧持錫杖出行,後指僧人在某地居留。
- 杪秋:(miǎo qiū)晚秋。
- 簟:(diàn)竹蓆。
翻譯
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整個夏天到晚秋都忘記了言語。頻繁別離,想讓別人明白自己卻找不到合適的話語,獨自在荒涼的小路上吟唱,心中有淡淡的憂愁。在他鄉,一條小溪旁的霜葉已落盡,幾棵樹發出的寒意之聲在竹蓆外顯得格外幽靜。最讓我懷念的是漢陽峯上美好的月色,它遠遠地對着武昌樓,讓人依依難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特定環境中的心境和感受。詩中通過「情閒漸漸平懷抱」表達了詩人內心逐漸平靜的狀態。「竟夏忘言到杪秋」則強調了時間的流逝,也暗示了詩人在這段時間裏的沉思與感悟。「頻別悟人無解語,獨吟荒徑有微愁」體現了詩人在頻繁的別離中,難以找到理解自己的人,只能獨自在荒徑上吟唱,抒發心中的憂愁。「一溪霜葉客中盡,幾樹寒聲簟外幽」通過描寫溪邊的霜葉和寒冷的樹聲,營造出一種蕭瑟、幽靜的氛圍,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孤獨和憂愁。最後,「最憶漢陽峯月好,依依遙對武昌樓」表達了詩人對漢陽峯美好月色的懷念,以及對遠方景色的眷戀,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思鄉之情。整首詩意境清幽,情感細膩,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