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九日晚發懷安公父教授壽翁知丞載酒爲別而元禮景嵩子木擇之廷老考叔舜民諸賢相與同舟乘便風頃刻數十里江

· 朱熹
掛帆望煙渚,整棹別津亭。 風水已雲便,我行安得停。 離樽枉羣賢,濁醪愧先傾。 談笑不知遠,但覺江流清。 獵獵甘蔗洲,茫茫白沙汀。 斯須復回首,祇有遙山青。 野色一以暝,川光皛孤明。 中流漾華月,極浦涵疏星。 酒酣客散歸,茫然獨宵征。 起視天宇闊,此身一浮萍。 難追五湖遊,未願三閭醒。 且詠招隱作,孤舟轉竛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渚(zhǔ):霧氣籠罩的江中小塊陸地。渚,水中小洲。
  • 整棹(zhào):整理船槳,意爲準備啓程。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離樽:餞別時的酒杯。樽,酒杯。
  • 濁醪(láo):濁酒。醪,濁酒。
  • 獵獵:形容風聲或風吹動旗幟等的聲音。
  • 甘蔗洲:地名,在江中的一處洲地。
  • 白沙汀(tīng):白色沙灘的水邊平地。汀,水邊平地。
  • 斯須:一會兒,片刻。
  • 祇(zhǐ):同「只」,僅僅。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暝(míng):昏暗。
  • 川光:河面上的光澤。
  • 皛(xiǎo):皎潔、明亮。
  • 極浦:遙遠的水邊。浦,水邊。
  • :包容,包含。這裏指水中倒映。
  • 酒酣:喝酒喝得盡興,暢快。
  • 宵征:夜間出行。
  • 五湖遊:指像范蠡那樣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隱居生活。
  • 三閭(lǘ)醒:三閭指屈原曾擔任的官職三閭大夫,屈原清醒堅守正道,最終自沉汨羅江,這裏以屈原之事指代保持清醒、不苟且同流合污。
  • 招隱作:古代多有以「招隱」爲題的詩賦,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讚歎 。
  • 竛竮(líng píng):形容孤獨危險的樣子。

翻譯

掛起船帆遙望着霧氣籠罩的江中小洲,整理好船槳在渡口的亭子告別。風順水好,彷彿都在助力,我這行程怎能停下。衆多賢能之士帶着餞別的酒杯前來相送,我滿心愧疚先將這杯濁酒飲下。一路說說笑笑,都沒察覺船已行出很遠,只覺得江水清澈流淌。甘蔗洲上風聲獵獵作響,茫茫的白沙汀漸漸從眼前掠過。片刻間回頭看去,只有遙遠的青山依然相伴。野外的景色慢慢昏暗下來,河面上明亮的光澤孤零零地閃動着。江中心蕩漾着如水般的明月光,遙遠的水邊倒映着稀疏的星星。酒喝得暢快盡興後,客人們紛紛散去,我獨自在夜間繼續航行。起身環顧遼闊的天空,感覺自己就像水上的一片浮萍。難以追尋那如范蠡般泛舟五湖的閒適悠遊,也不願像屈原那般清醒地面對世間的紛擾。暫且吟唱起嚮往歸隱的詩篇,我的孤舟在江上孤獨又艱難地前行。

賞析

這首詩記錄了朱熹一次離別途中的所見所感。開篇描述出發的情景,交代因風順水便不得不啓程。「離樽枉羣賢,濁醪愧先傾」生動展現了友人餞別、自己心懷感激的場面。一路行來,「獵獵甘蔗洲,茫茫白沙汀」描繪出江上景色的蒼茫開闊,體現行程的動態變化。

「野色一以暝,川光皛孤明。中流漾華月,極浦涵疏星」幾句,對仗工整且用詞精妙,日暮後光線的變化以及江中明月與遠空疏星相映等景色,描繪出江上清幽靜謐又富有層次感的夜景,展現出詩人高超的寫景能力。

從情感上看,「酒酣客散歸,茫然獨宵征」在熱鬧的餞別之後轉入寂寥獨航,盡顯孤獨之情 。「起視天宇闊,此身一浮萍」借景抒情,表達自己在天地間如浮萍般的漂泊無依之感。詩中「難追五湖遊,未願三閭醒」 以典故含蓄表達自己對歸隱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當下世事的態度,不願清醒地面對無奈的現實。最後「且詠招隱作,孤舟轉竛竮」,詩人決定以詠唱歸隱詩聊以自慰,而孤舟獨航又透着些許孤寂和迷茫。整首詩情景交融,既有對離別時行程和江景的細緻刻畫,又有複雜人生感慨的深刻抒發 。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