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蒙祕閣張丈寵顧下邑並以長篇爲貺降嘆之餘牽勉繼韻仰求斤削僭率皇恐

· 朱熹
向來滅跡東山東,閉門不問烏雌雄。 門前有路向塵土,兩足未舉心先慵。 當時亦有車馬客,此意欲說嗟誰同。 窮居聊復追仲蔚,篤論何必須劉龔。 平生故人子張子,相思安得長相從。 每勞書疏問生死,坐想星宿羅心胸。 幾年持節漢水上,木牛流馬旌旗紅。 君王輟饋思頗牧,外庸且訖來朝宗。 因能過我紫霄下,後乘載得珠簾櫳。 蒼顏白髮應笑我,曷不飽臥陶窗風。 開樽鵝池水清激,下馬醮石煙空濛。 須臾路轉山更好,摩天巨刃排雙峯。 少看銀河忽倒掛,直欲跳下清泠中。 南臨匯澤共指點,縹緲貝闕浮珠宮。 公言平日愛登覽,到此一洗羣山空。 坐間爲我出奇句,不用遠寄南飛鴻。 上言云泉足奇賞,下嘆契闊歡相逢。 紛吾失腳墮世網,乃有此會寧天窮。 流光過眼驚昨夢,舊約回首羞塵容。 明朝卻上煙艇去,滅沒萬頃追鳧翁。
拼音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