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一鉤斜月映照着小樓的欄杆。一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閒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注釋
闌干:即欄杆。
畫角:有彩繪的號角。
綺窗:雕鏤花紋的窗子。
“盈盈”二句:謂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如春山之秀。澹澹,水波動貌。
序
《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爲北宋阮閱所作。這首詞運用白描與想象,上片寫景,暗寫人的情思;下片寫人,有形有神,有心理刻劃,雖然沒有濃墨重彩的塗抹,卻更顯深情。
賞析
起首兩句以形象鮮明的筆觸繪出了一幅早春圖:春寒料峭,杏花初綻,繡樓欄杆,夕陽斜月。這是景物描寫,它暗寫了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爲人物勾出了一個典型環境。聯繫上下文,讀者從這環境烘托中可以看到:一位思婦在早春二月杏花初綻之時,迎着料峭的春寒,登上色彩綺麗的繡樓,倚在欄杆旁,看着落日晚霞飛舞、斜月冉冉升起。她靜靜地觀看眼前景,默默地思念遠方徵人。這幽靜、淒寒的典型環境,正暗暗地烘托出一個憂思難奈的人物情態。黃昏,指登樓時刻;杏花寒,謂登樓季節。據《花候考》,雨水這個節氣中,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其時當二月。但這裏兼有描寫環境的作用,故而於清冷中顯出幽美。詞人獨上層樓,極目天涯,無邊思緒,自會油然而生。何況登樓之際,春寒料峭,暮色蒼芒,一鉤斜月,映照欄干,這種環境,多麼使人感到孤單淒涼。下面三句,寫登樓所見所聞。“一雙燕子,兩行徵雁”,含意深長。燕本雙飛,雁慣合羣,特寫“一雙”、“兩行”,反襯詞人此際的孤獨。耳邊還傳來城上的畫角聲,心情之悽楚,可以想見。上片寫景,然景中有情,情中見人。
下片由寫景到抒情。此情是懷人之情,懷人又從懸想對方着筆。“綺窗”,謂雕飾華美的窗櫺。唐王維《扶南曲歌辭》雲“朝日照綺窗,佳人坐臨鏡”,把佳人與綺窗分作兩句,意境優美;阮閱此詞則將綺窗與人合併一起,徑稱“綺窗人”,語言更加濃縮,形象更加鮮明。彷彿詞人從這熟悉的華美的窗口透視進去,只見其人亭亭玉立於春風之中,悄然無語。這裏的“無語”,實際上就是深思:“春閒”,實際上是春愁。就中可以看出。窗內人是一個深於情的女子。結尾兩句“盈盈秋水,淡淡春山”,渭佳人眼如秋水之清,眉似春山之秀。前面着以“也應似舊”…句,詞情頓然跳出實境,轉作冥想之筆。
作者在上下闋的末三句分別寫燕子成雙,大雁成羣,皆是實寫所見。以秋水喻美人明眸,以春山狀美人黛眉,則是作者想象的虛景。雙燕、雁陣反襯出獨身一人,秋水、春山突出詞人對佳人的懷思。這兩處的手法前人也用,並不新奇。但所用的章法結構極有意思。徐培均指出,歇拍“前兩句對起,後一句單收,似《浣溪沙》的後片,形成不穩定感,易於過渡”。而結拍首句不對稱,後二句對稱,正好與歇拍相反。這種結構在韻律上有所更張,增加了全詞的活潑感。

阮閱
宋廬州舒城人,字閎休,一字美成,號散翁。神宗元豐八年進士。歷知巢縣、郴州。高宗建炎初知袁州,以本分教民,有治績。致仕寓居宜春。喜爲詩,時號阮絕句。亦以能詞見稱。有《郴江百詠》、《詩話總龜》、《鬆菊集》。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