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

芬芳紅紫間成叢,獨佔花王品第中。 到底只留爲謔贈,更勞國史刺民風。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芬芳紅紫:形容芍藥花顏色鮮豔,香氣撲鼻,紅紫等色彩繽紛。這裏用以描繪芍藥的豔麗姿態。
  • **花王:通常牡丹被稱爲「花王」,這裏詩人將芍藥提升到與牡丹可比肩的地位,認爲芍藥也可在花中稱「王」 。
  • **謔贈:開玩笑地贈送。這裏指古人常以芍藥相贈表達情誼 。《詩經·鄭風·溱洧》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 **國史:指國家的史官。
  • **刺民風:採集民間的風俗民情,這裏指通過芍藥贈別這一習俗來觀察民間風尚 。

翻譯

芍藥花有着撲鼻芬芳,紅紫色彩相間叢生,它足以在各類花卉之中獨佔花王般的頂級地位。可到底芍藥也只是被人們用來在談笑嬉戲時互相贈送,同時也使得國史史官藉此觀察記錄民間的風俗民情。

賞析

這首詩開篇便高度讚揚了芍藥花,「芬芳紅紫間成叢,獨佔花王品第中」描繪出芍藥花色豔麗、香氣四溢且叢生繁茂的姿態,詩人賦予芍藥極高的評價,將其提至花王水準,展現出詩人對芍藥偏愛有加,看重其在花卉中的不凡地位。

「到底只留爲謔贈,更勞國史刺民風」筆鋒一轉,從對芍藥觀賞價值的讚歎轉而敘述芍藥在民間風俗中的作用。雖被世人當作友人戲謔間的贈禮,但其承載着傳遞感情、表達友好的民俗意義,甚至引起了國史對其關注,成爲記錄民風民俗的一部分。

全詩語言簡潔卻寓意深遠,詩人一方面表達了對芍藥花自身美感的欣賞,另一方面通過芍藥這一小小花卉展現民俗之風,將花卉特色與社會風尚相聯繫,既體現雅趣,又不失對民間之事的觀察記錄,將景與意完美融合。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 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