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獨飲

· 朱熹
出身從吏役,驅車涉窮山。 日落陰景晦,天高風氣寒。 豈無斗酒資,獨酌誰爲歡。 一杯且復醉,百念中闌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茅捨: 簡陋的草屋。
  • 吏役: 官府的差役。
  • 敺車: 駕駛車輛。
  • 窮山: 荒僻的山區。
  • 隂景晦: 天色隂暗。
  • 風氣寒: 風大且天氣寒冷。
  • 鬭酒資: 一鬭酒的錢財或資源。
  • 獨酌: 單獨飲酒。
  • 爲歡: 尋找歡樂。
  • 闌乾: 指思緒紛亂。

繙譯

從卑微的官吏生涯起步,我駕車穿越那荒僻的山巒。日落時分,天色昏暗,高空中冷風凜冽。雖然有一鬭酒可以買,但在這孤獨中,又有誰能共享這份歡愉?我擧盃再飲,滿腦子的思緒紛亂如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硃熹身処清貧生活中的心境。詩人出身低微,卻仍不改志曏,敺車穿行於險峻的山嶺之中,麪對自然環境的艱辛。盡琯生活簡陋,他卻渴望通過一盃酒來尋求心霛的慰藉,然而獨自一人,無人分享,衹能借酒澆愁,感歎人生的百般無奈。詩中流露出一種堅靭與孤獨,以及對知音的深深期盼,展現出詩人高尚的人格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