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嶺海:指兩廣地區。
- 蠻卉:南方的花卉。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 素英:白色的花。
- 漙(tuán):形容露水多。
- 朱蘤:紅色的花。蘤(huā)。
- 晤對:會面交談。
翻譯
過去在嶺南海邊遊玩的時候,好幾次看到南方的花卉綻放。白色的花朵沾染傍晚的露水,紅色的花朵在晴天裏燦爛奪目。歸來到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年,面對的只有清寒的綠色。因爲你寫了山丹這首詩,高興又看到了那些色彩。
賞析
這首詩回憶了詩人過去在嶺海遊玩時見到各種花卉的情景,有白色的花朵帶着晶瑩的露水,紅色的花朵在陽光下明豔動人。而現在已過去數年,周圍多是清寒的綠色。此時因爲友人寫的「山丹」詩,又彷彿讓他看到了曾經見過的那些絢爛色彩。詩中通過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表達出一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從側面體現出詩人對自然花卉之美的喜愛和欣賞。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宿山寺聞蟬作 》 —— [ 宋 ] 朱熹
- 《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雲山爲韻賦詩熹伏讀佳作率爾攀和韻劇思慳無復律呂笑覽之餘賜以斤斧幸甚 》 —— [ 宋 ] 朱熹
- 《 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和此兩篇 》 —— [ 宋 ] 朱熹
- 《 詩餞陳兄朝章居士永歸本宅授諸挽者 》 —— [ 宋 ] 朱熹
- 《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野塘小隱 》 —— [ 宋 ] 朱熹
- 《 次韻芮察院送□寶文赴浙漕二首 》 —— [ 宋 ] 朱熹
- 《 次益老韻 》 —— [ 宋 ] 朱熹
- 《 觀書有感 》 —— [ 宋 ] 朱熹